马上就要过元旦了,对今天的大部分朋友来说,元旦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三天的“小长假”了吧?抓紧时间休息几天,加把劲就要过年了!很多朋友可能也知道,咱们现在过的这个元旦呢,其实并不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辛亥革命以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采用了世界上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元纪年,将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农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元旦的来历。
当然,在我国古代,也是有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元旦的,那就是农历的正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春节。咱们中国的主体民族叫做汉族,汉朝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咱们传统文化的基础部分,过年自然也不能例外。今天,就让咱们回到汉朝,一起来看看汉代先民和他们的“元旦”。
二、汉代民间的元旦庆典
元旦是汉代从官方到民间都非常重视的最重要的节日。如果说官方的元旦庆典还有着一些政治宣示的目的,那么民间的元旦庆祝活动无疑更加的单纯和直接:纪念过去一年的辛苦劳动,以及期待来年的美好生活。
1、神荼和郁垒:汉代的门神
祭门神是我国自远古时期就有的风俗习惯,而到了汉代,门神们更是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比较固定的形象,其中神荼和郁垒是比较常见的两位。
神荼和郁垒的传说起源自上古时期,《山海经》上记载他们生长在一个大桃树上,看守着鬼门,用苇索抓捕害人的鬼怪,然后喂给老虎吃。这种传说演变到后来,人们用桃木做门,在上面贴上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认为这样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桃木门神挂件
汉代的时候,每到元旦前一夜,人们就会祭祀门神,以求辟除灾厄。通常的做法在门上贴老虎画像,在门两侧摆上画有神荼和郁垒形象的桃木牌,再在门梁上悬挂一条苇索,供门神抓鬼使用,时人称这种仪式为“悬苇”。
2、燃放爆竹
说到过年放爆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年”的怪兽。实际上如果深究起来,关于这个“年兽”的形象,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汉代来说,人们在元旦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里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走一种叫做“山臊”的鬼怪。这种鬼怪在汉代的传说里,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一尺来高,人们被它碰到就会传染疫病。这种鬼怪有一个弱点,就是很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人们在元旦的时候燃放爆竹,为了吓走这种鬼怪,其实也是一种来年不生病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