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晋城市人过年吃什么风俗习惯汇总(6)

节日习俗2018-07-27才子老师


  有钱人家会把龙请到家里去摆动一圈,说是吉祥,驱邪。有人如果对那人家不满意,弄一支水枪,混在人群里,在他家里打一枪水,把他家的红绸绿缎被子打得水湿,他还说是龙涎会高兴得合不住嘴。
  耍百戏 正月十四到十六要唱三天戏。有唱上党梆子,有唱上党二黄,有唱秧歌。有说书、耍把戏、耍木偶戏、耍猴、放风筝、卖琉璃圪嘣儿、卖泥捏哨、卖五六鸣(竹鸣)、吹糖人。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
  看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还要搭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可以说是家家挂灯,处处挂灯。唐朝诗人卢照邻曾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为“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要有灯棚,长长一条街,如大箕、高都,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的城关,都有长街,有灯棚。灯棚用白布,蓝布,红布经纬相织,成白色与蓝色、红色方块。男女老少于灯棚下看灯,叫“拱灯棚”。
  最好看的灯有三种:纱灯,宫灯,玻璃灯。宫灯与玻璃灯的灯架是一种样式,只是灯罩不同。
  宫灯张的是红布,叫“灯裤”,红红的“灯裤”上下镶两条宽宽的绿布边,点燃蜡烛之后,璀璨绚烂,庄重大方,如意吉祥,一片辉煌。
  玻璃灯彩绘花卉虫鸟,点燃蜡烛之后,风格古雅,晶莹剔透,春光融融,一片锦绣。
  纱灯的框子也是木架,也是很结实的,四角都有彩穗下垂。纱灯张纱的框子很薄很轻,能取下来,可以刷新,可以重绘。彩绘《三国》、《水浒》、《封神演义》、《白蛇传》等等中国古典文学与神话故事。
  灯是给“奶奶”看的。奶奶,即送子的女神。各村寨每年都会有几炉很旺的大正火,女人们都会围着正火献奶奶,与奶奶相伴看灯。
  解放前后,晋城的黄华街就是灯节最热闹的地方。华街的故事一伙接着一伙。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建市以来,晋城每年都要举办大型“黄河灯会”,除了街巷的各种小灯会之外,泽州路,凤台街则是大型灯会,公园北门外每年都要在元夜放焰火,电、光、声、色,元夜如昼,人如山,声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依然不失“风销绛蜡,露口红莲,灯市光相射”的传统风格,依然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灯火中,倘若有一点飞雪,良辰美景便实在是无话可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是瑞兆。是瑞雪兆丰年,也是好风景。红红的灯火,白白的雪花,一派冬去春来之意,让人终生回味,终生感慨不已。
  乡饮 《泽州府志》载:“乡饮酒礼,每岁举行两次,一在正月十五日,一在十月初一日,每次着银七两五钱。”
  乡饮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仪。正月十五,在乡间摆酒宴宾。乡饮是地方自治的一种行政手段或策略,得到朝廷允许,每年设宴两次。参加乡饮的有“大宾”、“介宾”、“耆宾”三种人。
  《泽州府志》上说:“雍正八年二月奉文:查得乡饮典礼乃尊贤养老大典。请嗣后各属于每岁举行之前,将所举宾耆查明事实,如果品行端方,齿德兼茂,详司批允,方准遵行;如品行不端,齿德乏人,即将原额银两解司充饷。如此则宾耆不致滥举,而钱粮亦无虚冒之弊。”
  也就是说,在参加乡饮之前,要把参加乡饮的长者的事实调查清楚,看他是不是真的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查明之后,报上司批准。把一个品德不端的人举荐到乡饮宴会上,不但起不到好作用,还会起到坏作用。
  献奶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