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微信订阅号文章【精选】

节日习俗2018-10-19李一老师

2017年母亲节微信订阅号文章一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8年了,她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甚至连遗言也没有。可那只旧棉布忱头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母亲在世的时候,记得有一天,我想和母亲独处一会儿,进得屋去,却发现母亲佝偻着腰坐在床上,把那只旧棉布忱头抓在手里仔细地捏,捏了一会,又放回了原处。我感到很诧异:“妈,是不是忱头太硬,忱着不舒服,给你换一个软点的?”母亲忙说:“不用不用,我忱惯了的。”

不久,母亲就病了,我送母亲去住院。都上车了,母亲却说:“金良,把我的那个忱头拿上。”我说:“妈,医院有被褥忱头,带上你那旧忱头干啥。”母亲坚持说:“带上,不忱着它,我睡不着觉。”我不明白母亲怎么这么舍不得一个旧忱头,但母命不可违,我还是把忱头送上了车。

2017年母亲节微信订阅号文章【精选】

老照片:左一是我母亲、左二是我二姨、左三是我四姨

医院给母亲做了各项检查,说:你母亲凝血机制差,血管脆,易破裂。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什么?长期营养不良?

是经济上的原因?这不可能!

父亲每月有退休金,而且还有积蓄;我们姊妹四人也常给母亲钱。因母亲没工作,是家属,为了让她花钱自由些,我们就把钱给母亲,不给父亲。父亲看见了就不愿意,我们只好就悄悄给。母亲用我们给她的钱就常常给她的孙儿孙女买玩具、买衣服。

按理说,两位老人的生活费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是伙食上的原因?更不可能!

回想起来,母亲的厨艺是相当了得的,她擅长做蒸菜,凉菜、炒菜都有绝招。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曾跟着母亲学做菜,去给别人办过酒席。那场面可大了,做十几桌席面,七、八个人忙得团团转。我母亲指挥若定,有条不紊。端上席面的凉菜、炒菜、蒸菜、面点,样样受人称赞,凡请母亲做酒席的人都竖大姆指。

记得六十年代初,凭粮本供粮,粗粮多,细粮少,父亲就千方百计弄些粮票补贴家用。那时粮票可管用,能买来细粮,能擀好吃的面条,能蒸啧香的白面馒头,凑巧还能吃上雪白的米饭哩。还听说,二两粮票就能从老家换来一个漂亮的媳妇儿。于是,母亲把粮票视若珍宝,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动用它。母亲就把豌豆面,乔麦面,玉米面等,粗粮细做,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但那时,我们的肚子怎么永远也填不饱,总是吃了上顿盼下顿。为了让我们能吃得饱一些,母亲还去山上采野菜给我们充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