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福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3)

节日习俗2018-08-16王华老师

除了各式代表吉祥财富的年夜菜,福州人也有其他特别的习俗,福州民俗专家方柄桂说,福州人通常要蒸好白米饭贮在饭甑中,供于案前,谓之“供晦饭”或“供岁饭”,俗称“隔年饭”。除夕所备的隔年饭和菜肴,要全家人吃到正月初四为止。

此外,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吃过团圆饭后,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无忌,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

当然,时至今日,一些习俗观念已发生了转变,年夜饭的意义业已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嫌做饭麻烦,所以在年前的十多天,各大食府的年夜饭预定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福州人过年习俗五、年后:福州一些习俗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另外,同以往所有的好东西集中在春节一起享受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平日里衣着如鲜,过年时必穿新衣的观念逐渐淡薄。拜年提上一些土特产,捎点烟酒走亲访友并不是最流行的做法。如今,手携清香的盆花到亲朋家拜年渐成时尚。据说今年台江迎春花卉展上盆花呈现热销,温泉公园菏泽牡丹展刚开幕,花就被订了近半。大年初一不开市似乎早已约定俗成了,但市民却喜欢过年天天喜欢吃鲜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很多人感叹现在年味却一年淡似一年,少了很多孩提时代的欢乐。但是过年辞旧迎新的意义,仍带给人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欢乐。

年的来历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汉族民间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天文史学家石云里介绍,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