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梅:
继续提问。
上海教育电视台记者:
大家好,全国大艺展这次在上海举办其实不仅体现了教育部对上海的信任,也说明上海的美育工作方面做了不同反响,能否请倪闽景副主任介绍一下近些年来上海学校的美育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的举措和亮点。
倪闽景:
非常感谢,应该说上海的美育教育一直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展开,应该说我们构建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三维互动”的学校美育大平台。同时也营造了文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美育大环境。
具体三方面可能比较有亮点。一个是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传习,我觉得上海在这方面一直花了很大的精力做。比如说从2005年开始,上海每年都有专项经费投入到全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当中。再比如是注重引导和激励非遗的传承人走进校园。在全市遴选了73所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学校,然后以一个基地学校再辐射带动十所相关的学校。到目前为止全市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就不同层面地开展了非遗的传承。
刚才讲到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在这块我们也是每年有市级层面组织300多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每年大概有15万个学生会欣赏到高水平艺术表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几年前就开始大力推动中华传统的戏曲进校园,像昆曲。按照现在教育部的要求,戏剧进校园,要求从2018年开始逐步地落实每个学生每年都会有机会欣赏到高水平戏曲的这样一个要求,这是第一个关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我觉得是上海一直坚持做的,就是通过美育课程育人的角度,而不仅仅是通过活动,是从课程的角度。上海学校美育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现在上海所有的中小学校实现了美术、音乐、艺术等必修课100%的开课率。除专业的艺术院校以外,我们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建立艺术的通识课程。大中小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生的艺术社团,目前我们统计学生参与各类艺术类兴趣小组的占比不低于总人数的60%,上海已经命名了112所市级艺术教育特色的学校,在这块上我觉得是从课程育人的角度能够落细、落实的。
第三个亮点是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上海的家长对美育特别重视,上海的每一个家长都可能带孩子去学一个艺术的专长,学书法、器乐都有。但是上海艺术的资源实际上是可以有更好的机制统和,给我们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服务,这就是上海实施了六年的文教结合机制创新。
通过文教结合,促进我们学生的文化交流和高雅艺术在校园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当中的传习等项目。我这里具体说一些数字,比如说我们每年超过10000人次的学生会到美术馆去上美术课,每年有超过5万名的师生有组织地到上海的美术馆来观摩美术展览。每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都会拓展到学校,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的艺术家深入到我们的中小学和高校,每年都有100多场艺术教育的专场,就是顶尖的艺术家面对面地和我们的孩子进行深度的交流。此外,每年“上海夏季音乐节”邀请近2万名师生现场观摩、每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推出10多个学生专场演出参演学生超过千人次。我们还携手SMG艺术人文频道,打造了电视版的青少年艺术课堂,到目前为止已经播出了80多节课。
所以我想通过这一次大学生艺术展演,向我们兄弟省市学到更多的先进经验,把我们上海的美育工作做得更好,大概就做这些介绍。
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