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被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公立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由政府(中央和地方)以及国有企业提供。私立教育彻底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被迫引入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非公有制教育机构开始恢复建立。
笔者认为,尽管今天各类非公有制教育机构规模已超过教育总规模的四分之一,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私立教育却并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这一令人奇怪的现象已经在事实上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当下中国的非公有制教育机构不是真正的私立教育机构
为什么这些非公有制教育机构不是真正的私立教育机构呢?目前,中国的非公有制教育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民办大学,包括在公立大学下设置的独立办学、独立核算、独立招生和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它们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但办学质量较低,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稀缺、家长和学生面临选择单一的情况下,这些大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入学压力;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个人财产的增加,特别是海外留学市场的扩大,能够支付起境外大学高额学费的家长和学生开始选择直接出国留学,这类大学在招生和办学上遇到了极大困境。
第二类是民间资本兴办的各类中小学。此类基础教育机构在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在办学数量和质量上有些已经超过了公立学校。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办学往往和房地产联系在一起。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资者以教育用地名义征得了大片土地,通过高价购买优质生源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办学声誉,以此带动和提升学校周边的房价。投资者的回报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房地产业。
第三类是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公司,通过提供某一类培训赚取利润。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的一对一课程辅导培训机构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有些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很大的上市公司。
上述三类教育机构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无一例外是企业,只不过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和教育有关而已。既然是企业,其经营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
企业和学校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标。真正的教育机构必须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其目的在于办教育,而不是为了赚钱。其使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为了从家长的口袋里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