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宿舍文明建设纪实斗室中的学校精神

教育动态2018-07-09王华老师

“欢迎新入住的宝贝!”早春时分,清华大学紫荆16号楼楼长尚杰忙着更新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名为《紫荆16号楼MM之家奇妙之旅》的帖子里,不仅详尽介绍了水房在哪、怎么购电、去哪晒被子等生活小贴士,还用漫画讲述了不能使用违章电器等安全规定。落款,也温暖如春——“爱唠叨的楼长”。

“我们不用生硬的词,我喜欢叫学生‘大宝贝’,无论他们多大。”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当楼长,尚杰从不是面目刻板的说教者,而是根据发布信息内容的不同,变身“爱干净的楼长”“爱安全的楼长”……“以这样的形式跟他们接触,会让学生更了解我们,慢慢地心就近了。”尚杰说。

在清华大学后勤党委副书记、物业中心主任向春看来,“让心近了”,正是宿舍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所,但更可以把很多育人的理念和环节润物无声地蕴含其中。这里见证着每个学生的成长。”

锻造“自强不息”的生活素质

宿舍,究竟该如何定义?

在清华园里,这从来不单纯是一个睡觉、休息的地方,更是大学育人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很多学生一天中至少有1/3、甚至更多时间待在宿舍,他在宿舍怎样生活、接触什么样的环境,会对以后人格的形成很有影响。”向春说,“潜移默化育人”是清华公寓管理一直秉持的理念。

“我们提出了‘安全、健康、文明、自立、优雅’的生活素质教育目标,围绕这些目标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开展了社区课堂、心灵说吧、清博缘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通过生活细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生公寓区事务科科长王伟介绍。

此外,清华的宿舍文明建设还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一栋楼近千人,很多同学住在一个楼四年都不认识。但我们希望宿舍是一个装满了温暖和爱的家。”化学系博士生林路遥是紫荆7号楼的公寓工作助理,他所在的公寓经常通过组织中秋节猜灯谜、集体包寿司等活动进行感情建设。“这都是家人在一起才会做的事。互动多了,隔阂少了,宿舍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林路遥说。

涵育“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这个学期,除了忙着自己的学业外,工物系博士生赵骥还有个“重要任务”:所住公寓楼内的公用房使用调研。

“我们的公寓楼内有一个公用房,大家可以用来开会讨论或者集体看电影,但如果声音太大就会影响到周围同学的休息。我们不想简单地到点就锁门,而是买了一个噪音计,告诉大家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影响到别人,如果想享有便利,就不要触碰这根红线。”赵骥希望能通过这些细小的点滴,传递给同学们最朴素的价值观:“这是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和尊重,我们将来步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也来源于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