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更注重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所以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仅限于国内短期的发展需求,而要从世界大棋盘上看中国高等教育,思考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是否符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反思我们的大学知识供给是否有效。”王树国说,“中国高校应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这个旨在为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朋友圈”,目前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106所高校加盟,并陆续收到新的加盟申请。
“大学联盟既为各国大学间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机会,又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国际化。”王树国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人数剧增,中外合作培养人才的步伐迅速加快。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有3.69万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在华留学。去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今后,来华留学群体中可望出现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面孔。
教育“开道”,科技与教育正在同频合奏
在老挝首都万象市西北郊,一栋法式三层楼上,“老挝苏州大学”的招牌同时用中文与老挝文写就,蓝底白字格外醒目。
8年前,苏州大学与老挝中资企业合作,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办了中国首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从“引进”向“输出”的战略转型。从最初的鲜为人知,到如今在万象市家喻户晓,老挝苏州大学已成为服务中老两国教育交流、经贸合作的“友谊大使”。
除了老挝苏州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在境外办学的还有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同时,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已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邀请。
“实际上,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阔。其中,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迅速拓展。”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说,我国西部和中亚国家因自然和气候条件相似,我国在接收大批留学生的同时,还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了大量农业技术,为这些国家农民增产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