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此次大会还将在帮助西方学者了解中国历史学,推动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学者走向世界等方面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必将会载入中国历史以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史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陶文钊兴奋地说。
陶文钊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执行局委员。据他介绍,每届历史科学大会的议题都非常广泛,既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又要有重点,起到导向作用。这次中国史学会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在议题设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大会四大主题之一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充分反映了各国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研究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60多场分组会议中由中国学者主持(或共同主持)的达16场;以前中国史学会组团参会,一般只有20人左右,此次参会的中国学者则达到1709人,这些都是以往所不可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称赞:“第22届大会将展示历史学家们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或称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框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国际史学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正试图摆脱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以全球史、跨国史等不同的研究范式分析和阐释世界历史。参加此次大会的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曾在《大分流》一书中,以中国与欧洲双向比较的视角,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中国史学工作者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付诸实践。钱乘旦说道:“我们现在已经有些研究型论文开始突破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彰显中国史学特色。当然,建构中国特色的史学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公共之学术,只闻列邦之讨论研究,往往阒然无吾族之迹,斯则邦家之奇耻大辱。”半个多世纪以前,前辈史家留下的深深遗憾一直萦绕在史学工作者的脑海。“今天,前贤所谓‘凡一国的文化,都应有民族的与国际的两方面,每个民族必有所贡献于世界,并有所获于此世界’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将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让‘中国话语’更加铿锵有力!”张海鹏如是说。(本报记者户华为周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