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二中用成绩说话踢球与学习可以兼得(2)

教育动态2018-12-21李天扬老师

其实,学校在历史上就有踢球和学习兼得的传统。说起厦门二中的足球,就不能不提曾在中国足球界大名鼎鼎的英华足球队。这支曾经打遍东南亚无敌手的球队,是二中的前身英华书院校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华足球队一直是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足球传统学校比赛的冠军。队中不但涌现出了大量足球人才,甚至还培养了卓仁禧、洪伯潜这样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踢球的同学不仅比球技,在学习上也互相较劲。”学校对足球班学生实行分流制。初二是一个分水岭。对那些潜力不足、在足球上提升空间不大的学生,劝其到普通班就读。对运动天赋好、成绩合格的学生,学校将他们保送到二中的高中部,今后考大学体育专业。对那些成绩更出色的学生,鼓励他们考高中、考名牌大学,同时,把足球作为特长继续发展。

实践证明,厦门二中抓足球也抓学习的方案是可行的。去年,足球班21名学生全部被本科院校录取。现在,足球班的学生有考普通大学、体育大学和进专业俱乐部等多条出路,家长们非常愿意让孩子学足球。

为了这批好苗子,二中也是下足了功夫。教练班子青一色来自职业队,有营养师专门为特长班学生配备营养餐,学校还与厦门大学签订《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协议,借助高校智力资源,将足球教育科研新成果运用于足球特色教育之中。

学生、家长、社会都受益

校长陈建军介绍,二中的成绩离不开厦门校园足球运动的整体开展。如今,厦门市开展校园足球至今已五个年头。全市共有30所小学、16所中学、8所高中参与活动,年均450场校园足球联赛,共有青少年注册球员3451人。学校每年都能从梧村小学、松柏小学、康乐二小等传统足球强校中找到“好苗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学校长年累月坚持娃娃训练,学校才有发展足球的人员基础。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市教育局多年打造的良好氛围。在小学阶段,该市执行严格的“减负”措施,为发展校园足球提供了保障。严格规定小学放学时间,减少家庭作业量,让小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参加足球训练。坚持16年的“小升初”电脑派位也减轻了择校压力,让学生没有负担地投入到运动中来。

学生赖明小学时就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整个小学期间,他的训练从未间断。“没有那时的基本功,现在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将收获喜悦。通过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学校已经形成了“我踢球、我健康、我快乐”的风气。学生受益,家长受益,社会也受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