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严”字当头,“细”字为先,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1.切实提高对班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字的战略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育人为本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经常提到德育为首、教书育人等概念,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从大的方面来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未来不可能全是两院院士,也不可能都全部考上大学,将来可能会走向社会各个层面。不管从事哪项职业,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应该是对基本的。有人说:无德无才是蠢材,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德才兼备才是人才。从生存的角度来讲,缺啥也不能缺钱,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缺啥也不能缺德。从小的方面来看,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中心工作是教书,而最终目的是育人。但事实是往往只注重了教书,忽视了育人。企业有一种理念,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也应该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诚然,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效益。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以大大降低教学的成本,进而提高教学效益。试想,一个学生品行不好,你的课堂再精彩,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2.树立规则意识,构建良好班风。
大家都期望自己所管理的班级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同学能够团结友爱,文明互助,积极向上。也知道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作为班主任就不会再为班级的纪律卫生所困扰,也不会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煞费苦心。因为此时已经达到了一种无为管理的境界。而无为管理的前提是有为管理,有为管理的基础就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班级的规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规。比如课前、课中、课间、上下楼梯、课间操、放学路队等等,都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规定,可以通过师生讨论归纳出来,因为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上让大家共同遵守,相互监督,然后进行跟踪评价和总结。好的及时表扬,差得及时纠正。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就会逐渐形成。
做人要讲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学生在学校遵规守纪,将来走向社会才会遵守公共秩序,才会遵纪守法。一个不讲规则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一个不讲规则的班级也必定是一个管理混乱的班级。就目前情况来看,某些班级不是没有班规,而是执行不够,有的可能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书面的东西,抑或是跟踪评价不够,执规不严,违规不究,班规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班级,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摁下葫芦瓢起来,班主任就会陷于忙乱、无奈、无所适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