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1989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4岁,现提高到65岁;
丹麦把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英国已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
乌拉圭的男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0岁;
利比亚的男性劳动者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
中国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我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国家,平均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都在65岁、67岁且均渐进式延迟。他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退休年龄。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到2020年将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老龄化也会使医疗保险支出面临更大压力。
延迟退休改变了什么?
对于个体来说,实际上是存在两个年龄,一是国家规定的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待遇的“养老金年龄”(PensionAge),另一个是真正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再工作的“实际退休年龄”(RetirementAge)。
很多情况下,人们说起退休年龄是不加以区分的,这就使得人们担心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发生。
“养老金年龄”是一种社会政策,是国家为了防止老年人工作能力下降后陷入贫困而进行的一种转移支付,当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财政赤字等发生变化时,可以考虑的政策调整,包括提高缴费、调整待遇甚至增加缴费年限或领取年龄等;而“实际退休年龄”是每个人和家庭针对自身财务状况、生活情况等作出的自我选择,也就是不再工作而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这完全是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和潜在雇主进行的双向选择,国家除了相关调控政策外,并不能直接干预。
上述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国家政策制定是有选择范围的,而个人选择也完全是个人权利。也就是说,存在领取国家养老金同时工作的情况,也存在虽然停止工作但没有达到“养老金年龄”的情况。之所以人们经常混淆了二者的差异,还在于很多人计划经济的思维与认识。
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收入和福利都是国家统一调度和安排,停止工作的同时也就由国家发放养老金等福利待遇。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际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合二为一,并不需要区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是否停止工作是个人选择,能否提供足够工作岗位由企业决定,双方双向选择,而国家除去促进就业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的金融、产业、行业、税收政策外,并不直接干预。相反,养老金政策则随着近年来对和谐社会、民生保障的重视,逐渐社会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都是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的结果。
当然,中国现在依然有大量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停止正式工作和领取全额养老金依然同步,但是也不妨碍这一部分老人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虽然这一部分就业是非正式就业,但是也不能视为完全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