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国内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较大提升。截至2016年底,中国股票、债券市场的规模均已达到世界第三名的水平。1990年A股市场刚成立时,仅有8家企业上市,而如今已达2600余家。中国股票、债券市场的融资额增长在近年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也大幅上升。继沪港通之外,今年中国即将开通深港通,助力国内直接融资市场的自由化和对外开放。预计未来数年会出现更多境内外证券市场连通。
政策层面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力度屡超市场预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等内容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被明确列入改革纲领中。始于上海,如今涵盖五省市的自贸区,已经逐步成功实现利率自由化及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等改革目标,并为这些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提供经验。2016年3月周小川行长透露央行今年将采取措施促进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让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并依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框架修改外汇管理管理条例,亦反映出政策面的支持力度较大。再者,一带一路计划鼓励中国的对外投资,而这部分投资中绝大部分都将会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从宏观经济和币值的稳定性来看,人民币的表现亦是不俗。尽管近期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的前景依然稳健。此外,央行在实施外汇改革的时候始终关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自1994年以来,BIS的实际有效汇率显示人民币的汇率一直持续走高。
人民币的未来
上文中四个条件中最核心的部分,亦是它们共同指向的方向,在于该货币是否可以自由兑换。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正在大幅加快。2016年两会之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宣布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争取在本年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这意味着诚如汇丰此前预计的那样,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速度远快于市场预期。
从现有的开放程度来说,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可能也要比人们想象的要大。按照官方统计,中国资本账户基本开放程度达85%。对照IMF标准,目前只有40余个项目是不可兑换的,主要集中在国内货币、基金、信托和贸易衍生品领域。22个项目属于部分可兑换,主要集中在股票债券市场交易,房地产和个人通过QFII,R-QFFI和QDII的投资项目。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即将进一步放宽跨境投资(包括对QFII等项目的限制和限额或会进一步放宽)和外汇交易的管制。
值得提出的是,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是一定要100%的资本跨境流动无限制。根据IMF统计,70%货币可自由兑换的IMF成员国在直接投资、房地产交易和资本市场领域内资金流动仍有种种限制。中国完全可以借鉴亚洲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经验,实行有条件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来规避特定风险。加之中国高达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认为资本项目完全兑换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尚在控制之内。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贸易占比的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完善,加之政策面的有力支持,今年内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具体可能体现在对跨境投资限制的放、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联通、汇率决定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和透明化、自贸区的扩张等。总结而言,笔者认为人民币成为下一个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时机已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