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两位分别出现在公共场合时,总是引来无数敬佩的眼光:那么年轻即获得如此成就,太了不起了!学术界、新闻界,甚至政界对这两位各自奋斗的经历,大都耳熟能详,但知道他们是一对夫妻的人却少之又少。电视台就曾闹过这样的误会,节目编导准备系统介绍一批名人的事业和家庭生活,林毅夫、陈云英分别列入《东方之子》的报道计划,直到采访时才发现:两人原是一家子。
慧眼识才
中国女性从古到今都有慧眼识英雄的佳话,王宝钏贵为宰相千金,却倾心一个小伙头军,寒窑苦等18年,终至大福大贵大团圆。陈云英认识林毅夫虽无如此戏剧性,但也有出人意料之处。
大学三年级那年,一天,她的干哥哥想为自己的亲妹妹介绍对象,约了几位朋友聚餐。当她坐在车站的长椅上望着干哥哥领着的几位朋友走来时,其中一位笑眯眯的男孩特别耀眼。他个头1.8米左右,相貌一般,但那沉稳、自信的神态,清澈明亮的眼神,令她不禁怦然心动。她似乎是在一刹那间作了决定:这就是我的意中人,终身的伴侣。经过干哥哥的介绍,才知道这个男孩叫林毅夫,在台湾大学读农机专业。
林毅夫家在宜兰,也是兄妹8人,他最小,但志气最大。上大学后,他品学兼优,被评为台大的模范生,追求他的女孩不在少数,但没有一位能让他动心。想不到他和陈云英倾谈之下,竟生了情,从此沉入爱河。
林毅夫告别妻子辗转回到大陆,又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留在台湾的陈云英则开始了不知何时是尽头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艰难跋涉。作为妻子,她长期得不到夫婿的丝毫音讯,那思念、担心的痛苦不时烧灼着她的心灵;作为母亲,她要使娇儿幼女没有缺少父爱的遗憾,她要工作支撑一个家庭,她要考托福,准备带着孩子到异国读书。她的父母和朋友觉得她太苦,又听到林毅夫已不在人世的谣传,都劝她及早改嫁,但陈云英坚信:丈夫一定活着;他一定会成功;我们一定会见面。
异国团聚
命运对善良的人是宽厚的。8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途经北京,到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校方让林毅夫为他当翻译。短暂的相处,舒尔茨对这位年轻人的学识、人品赞赏备至,回国后即让美国芝加哥大学来函,希望林毅夫能成为他的最后一位博士研究生。林毅夫很快就办好手续,兼程奔赴芝加哥大学求学。踏上美利坚国土后,他立即通知在台湾的妻子来美国相见。陈云英接到信后,真是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她本已通过了两个托福考试,准备赴美读硕士,这下真是即从蓝天穿云去,便赴异国会林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