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可以为经济增长积累必要的资金,弥补一国的外汇短缺。我们知道,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同时也需要进口国内短缺或生产成本过高的原材料与设备,大量的外汇是必不可少的,它常常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在国际间举债或争取外援;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扩大出口来换取更多的外汇。而后一条途径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要贸易,不要援助”在发展中国家里已成为警言。
其三,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溢出效益,促进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积累。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正是它们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改进了生产函数,使生产力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有显著增长。出口贸易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口企业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必然会产生技术革新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一方面它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它们主动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在这一“干中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由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其四,能使我国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益处。处部规模经济实质上就是由于劳动分工的发达,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造成的生产率的进步。劳动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市场容量。分工越发达,市场容量也就越大,建立新的企业及扩大现有企业规模的动力也就越强。二是分工节约人们专业学习的时间,从而加速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三是整个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了专门的企业家,专门的教育,特别是专门的科研的发展。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更重要的方面。出口贸易使一国的生产与世界生产联系起来,可以从国际范围内,而不只是一国范围内获取上述外部规模经济的益处。
当然,探讨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理论还有其它许多,它们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出口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然而,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大小究竟怎么衡量呢?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从1978年的97145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1487171亿美元,提高了近15倍,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增长是否能说明出口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深入的定性分析,更需要直接的定量研究。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试图建立一个合理而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来评价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借此得出一系列相关的、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长期以来,在评价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人们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出口,或是贸易顺差上,似乎,只有出口才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只有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才有积极作用。从重商学派的“贸易差额论”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都是持这种观点。其实不然,二战后至今,发达国家如美国,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进口贸易的作用都大于出口贸易陈家勤,1999。考察我国1980年~1999年国民经济的有关数据可以发现: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年份,经济增长反而趋缓,“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张小济,1999;而在贸易逆差济增长应经济增长都高达13.5%,而同期净出口的贡献率大多较快,如1985年和1993年我国贸易逆差分别高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相应经济增长都高达13.5%,而同期净出口的贡献率应经济增长都高达13.5%,而同期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是为-3.4%和-1.5%。如此看来,我国经济也存在着类似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大于出口的现象。进口增长率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在进口增长速度快的年份,经济增长率这里用增长率表示呈上升趋势,而在进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年份,经济增长率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是进口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更大,而且其在时间上有先于GDP增长率变化的趋势,很明显,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