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成立到2007年12月注销,这期间北京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并没有实际业务。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很难说不是为了帮助王健林实现对万达集团国有股权的收购。
由于无法取得万达集团当时的财务数据,上述国有股转让价格是否公允不得而知。
不过从仅有的1996年万达集团资产负债表来看,当时公司每股净资产已经达到3.1元。另一方面,1996年万达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仅1亿元,2001年万达集团的总销售额则达到40亿元。每股1.67元至2.2元的价格,与公司规模的扩大并不成正比。
2002年,王健林完成了私有化万达集团的第一步,而到了2004年,私有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继北京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之后,另一家名叫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浮出水面,并在万达集团这一年的私有化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2004年2月,大连煤气公司、大连华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自来水集团给水工程有限公司又陆续将分别持有的475万股、1000万股和475万股万达集团股份转让给了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将持有的2050万股转让给万达集团的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房地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形成交叉持股的情形。
仅过了1个月,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继续将持有的900万股转让给了王健林个人,大连万达集团房地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则将持有的2050万股中的2000万股转让给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
在2004年10月,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所持有的最后1000万股被转让至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彻底从第一发起人的角色中退出。
而上述发生在2004年的股权转让价格均为每股1元,仅相当于万达集团1992年成立时的原始股价。
工商资料显示,受让国有股的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在2010年底已经注销。公司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其中王健林个人出资3600万元,另一个股东为开发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的上海万达商业广场置业有限公司,出资400万元。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实现王健林对万达集团国有股的收购。
2004年底,国有股已经从万达集团全部退出,新的股权结构形成:上海万尚置业有限公司占41.66%,北京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占30%,王健林占7.5%,大连万达集团房地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大连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各占0.42%,内部职工占20%。
清退20%的职工持股成为万达集团私有化需要清除的最后一个障碍。与国有股退出相比,由于职工股牵扯到更多个人的具体利益,清退过程并不顺利。
根据《北京现代商报》当年的报道,在清退职工股的前夕万达正计划以REITs形式赴境外上市,这为万达集团在此时清退职工股提供了合理解释,但这也令原本有机会获得溢价回报的职工股持有者感到不满。
2005年7月,麦格理通过银团贷款,向万达集团购买了9家万达商业广场,万达集团成功套现约31亿元。
根据大连国资委2005年8月29日印发的《关于同意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退内部职工股的批复》,万达集团清退2400万股职工股的价格仅为每股2.75元,这一价格参照的是万达集团经资产评估确认后的净资产。
照此说法,万达集团当时每股净资产的估值仅为1元,万达集团的净资产评估总值为1.2亿元。这与职工股东以及外界的想象大相径庭。
最终,万达与麦格理合作以REITs形式赴境外上市的计划并未能成行,业界盛传理由是万达广场的租金回报率偏低,但职工股的清退工作却在当年即告完成。
在完成私有化后的2年多时间里,万达集团的股权又几经转让,直到2008年3月,最终形成了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8%、王健林个人持股2%的持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