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58种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点,89个硕士学位点,在14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4886人,其中本科生16950人、专科生5636人(秦皇岛校区)、硕士、博士研究生2300人。办学50年来,学校培养各类人才近10万名。
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等多种奖项,“十一五”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6门。“十二五”以来,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学生全国外语四级统考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始终名列省内高校前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曾先后在我校召开。“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中,获国际奖6项、国家级奖259项、省级奖14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另外,我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学校。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5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72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8.6亿元。232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72项。“十一五”期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5667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共626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库班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罗马尼亚、韩国等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