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五大工程23项计划”的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023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64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72.7%。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15人,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7人。省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15人,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150余人为兼职教授。长期聘用企业工程技术骨干200余人为“双师型”教师,直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立足国家、区域、行业战略发展需求,把科研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向“质量性、战略性、组织性、导向性”转型,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2011年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2年获得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3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重大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394项。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围绕区域和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实行科研特区新机制,搭建了“三大”服务平台。其中,服务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首个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跻身国家战略,总体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纯石墨材料开发及其典型应用”,成为黑龙江和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人才与技术主要支撑;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战略的现代装备制造研发平台,是军委总装备部颁发军品研发资质的全国六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高校具有航空发动机叶轮批量生产能力的两所高校之一,直接为国防与军工企业服务;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国家级中心实验室是全国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基础研究中心9个实验室之一,是国内外最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围绕煤炭行业发展战略,连续八年为黑龙江四大煤业集团定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已有2200余名毕业生走上煤炭生产第一线,成为我省煤炭工业发展的生力军。新时期,牵头搭建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与技术支撑平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的五大服务平台之一,直接送教育和技术到矿区一线,每年为煤炭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