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区域流向[1]
2014届共有本科毕业生7438人,其中就业的毕业生5355人。从区域流向看,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见图1)。从城市流向看,毕业生就业的十个主要城市(除河南省外)是北京、武汉、苏州、上海、深圳、广州、西安、重庆、成都、天津。
3.行业分布
我校本科毕业生行业分布集中在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工科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实现了很好的专业匹配,全校考研录取率达到25.52%;按照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划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参军、升学(含出国)、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以及待就业等九类。
图2:2014届本科各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二)质量评价
1.供需关系[2]
受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地矿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有所下降,但机械类、电气类、土木类、化工类等工科总体需求明显上升,市场需求空间仍然较大,2014届本科专业毕业生总体供需比超过1:3,但各专业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供需比最高的专业达1:6,最低的为1:1。
表2:2014届本科各专业毕业生供需比
专业名称 | 参与就业人数 | 供需比 | 专业名称 | 参与就业人数 | 供需比 |
安全工程 | 227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11 | 1:2.5 |
消防工程 | 34 | 1:2.5 | 软件工程 | 242 | 1:2 |
矿物加工工程 | 58 | 1:2 | 网络工程 | 245 | 1: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91 | 1: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72 | 1: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78 | 1:4 | 广告学 | 51 | 1: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20 | 1:4 | 艺术设计 | 54 | 1:1.5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42 | 1:2 | 工业设计 | 31 | 1:2 |
地理信息系统 | 33 | 1:2.5 | 建筑学 | 94 | 1:3 |
测绘工程 | 170 | 1:5 | 城市规划 | 26 | 1:1.5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36 | 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5 | 1:4 |
土地资源管理 | 34 | 1:2 | 金融学 | 81 | 1: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3 | 1:3 | 工商管理 | 70 | 1:2 |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 18 | 1:2 | 市场营销 | 66 | 1: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40 | 1:4 | 会计学 | 287 | 1:5 |
自动化 | 194 | 1:3 | 财务管理 | 77 | 1:5 |
电子信息工程 | 130 | 1:2.5 | 人力资源管理 | 75 | 1:2.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17 | 1:4 | 旅游管理 | 44 | 1:2 |
车辆工程 | 79 | 1:6 | 应用物理学 | 41 | 1: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4 | 1:2 | 应用化学 | 35 | 1:3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73 | 1:2.5 | 材料化学 | 36 | 1:3 |
通信工程 | 89 | 1:2 | 采矿工程 | 245 | 1:3 |
煤及煤层气工程 | 44 | 1:2.5 | 法学 | 61 | 1:1 |
交通工程 | 53 | 1:2 | 汉语言文学 | 70 | 1:2 |
工业工程 | 69 | 1:3 | 公共事业管理 | 60 | 1: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1 | 1:1 | 公共安全管理 | 42 | 1: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4 | 1:1 | 生物技术 | 34 | 1:1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13 | 1:1.5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38 | 1:3 |
土木工程 | 254 | 1:4 | 地质工程 | 202 | 1:4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43 | 1:4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43 | 1:3 |
工程管理 | 43 | 1:3 | 环境工程 | 42 | 1:2 |
英语 | 56 | 1:2 | 社会体育 | 18 | 1:2 |
日语 | 25 | 1:1 | 音乐表演 | 54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