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 从尝鲜到日常 路在脚下 心向远方

国家政策2018-12-14李一老师

远方在哪儿?改革开放之初,如果问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或许在身边不远处,想去的地方未必能到达。40年沧桑巨变,如今再问,想必你会说,路有多远几乎不用考虑,踏遍四海早已不在话下,所谓远方,不过是心里向往的地方。

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制度的完善、观念的转变……40年前,旅游是个“新鲜事儿”,如今,旅行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而上海占据全国出游客源地第一位,出游人数最多。

起步 旅游是件奢侈事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的日子,那是一个用卡车接送游客的年代。

那时候,旅行社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没有车子去拉游客。“实在没有办法时,只能调用卡车,放上几张长条凳,把游客接来送去。”老旅游人陈爱国回忆道,最初,游客觉得这样的出行方式很新鲜,但后来,旅行社陆续收到了游客的投诉,“其实,当年接送游客的大客车也是通过改造解放牌卡车技术生产的,马力大,噪音更大。”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个人旅游是一件发生频率非常低的事。对于上海人来说,‘处女游’一般会选择苏杭等一些长三角周边城市,再远到南京。”长期研究旅游发展的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出游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需要做非常多的安排和打算,不可能说走就走,即便是到苏杭,路上也要好几个小时,“制约人们出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收入低、休息时间少、交通不方便等。”

“苏州一日游:进口空调车,包午餐,游玩5个著名园林,每人7元。”这是25年前的旅行社报价。沪上第一张国内导游资格证“沪3-00001”的拥有者张建权说,那时候对很多市民来说,旅游是个新生事物,甚至显得非常“奢侈”。

1983年,崇明农场和吴淞区政府合作成立了吴淞旅行社,在崇明农场工作的张建权虽然不知道“导游”是什么,但想着“可以跟人打交道,还可以出去玩”,便欣然加入。1988年,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在上海和杭州各办了一个导游培训试点班,包括张建权在内的33个学员成为上海第一批接受正规培训的导游。

“当时,车票船票都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只有游客能订到卧铺票、三等舱。导游只能躺在硬座车厢的座位底下,或者在船上的散席随便眯上几个钟头。”张建权回忆起国内旅游刚兴起的年代,作为导游,他说自己每次举着旗子站在车头,看着游客们期待而又兴奋的样子,都感觉无比兴奋和自豪。而哪怕工作条件再艰苦,只要游客临走时道一声感谢,他就会感到非常满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