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不断服务和引领广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培训项目143项,自治区级培训114项,自筹委托项目111项;培训对象从中小学(中职、幼儿园)教师拓展到多个行业系统各级管理干部;培训领域逐步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及其他多个行业、系统干部;培训效益不断增强,共计10.26万人次各级各类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我校接受了培训。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了与国外5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构建以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为主体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经教育部批准,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逐步建立合作开放、“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举办泰语、越南语等本科专业,与泰国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泰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共建“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在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与高校共建“汉语中心”、“汉语教育实习学校”、“旅游航空服务实践基地”,每年派出近百名在校生到东盟国家学习。学校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等举办以东盟学生为主体、多专业学历教育为基本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每年新增各类留学生200名以上。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院校的交流,与港澳湾地区8所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是教育部批准的“港澳台学生招生学校”,与台湾首府大学共建“桂台幼教发展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合作举办“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万人交流项目”,举办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每年接受港澳地区赴内地考察、培训师生约150人左右。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是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共青团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建设被定为创新试点项目。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得由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2次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创办校级学生社团42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学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和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首届广西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奖、广西高校首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