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录取通知书查询,通知书什么时候发为什么还没收到(2)

广东高考2018-07-18王新老师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以超常规措施,采取全职引进、柔性引进和校长特聘等方式,着力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学科领军、骨干人才”、“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现有教职工1104人,其中正高职称117人,副高职称279人,博士2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名、“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9人,东莞市科技领军人才或后备人才11人。专任教师中,78%以上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或者是出国留学、进修人员,44%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陈和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为双聘院士,聘请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等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东莞先进制造业名城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东莞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东莞华厦集团、东莞黄河集团、中天创意谷、大岭山悦和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天马创业营等签订了大学生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目前共建立了28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8个创业见习基地,聘请了263名实习顾问和30名创业导师;大力实施“政府支持下的学校+大学创新城(新型研发机构)+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园区、专业镇街+龙头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建设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学院、机器人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设,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了东莞市彩越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东莞云海智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以及东莞市服务一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互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互联网+”企业。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历年来,应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均在98%以上。“来东莞理工求学,留东莞发展创业”已成为众多考生的心愿。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关键任务,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优势学科专业群。确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专业,首轮建设期累计投入近7200万元。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获批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并被授予副教授评审权。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先后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项目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合作。

学校积极加强科研工作,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设立科技创新研究院,积极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高科技产品研发平台、高绩效技术转移中心和高质量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技东莞”工程,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或国外机构联合,建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东莞分布式能源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积极参与中科院与市政府共建的“国家散裂中子源”项目;积极与东莞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热物理研究所共建东莞分所。现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广东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1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建设5个、东莞市共性技术科技平台2个、东莞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校所共建联合实验室5个、校内科研机构12个。2002年以来,学校还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粤港澳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1459项,立项经费3.04亿元,科研总经费达4.62亿元。学校教师还获得了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国家发明专利奖、省科技进步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及一批发明专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