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身当在立业先观后感心得体会(2)

观后感2018-11-05李一老师

在专题片中,“明心守矩”眉县张载观看后,尤为感想颇深。

在关中西部眉县横渠这块肥田沃土上,思想的触角远远伸向两千多年前儒家的经典《易经》。一股清澈的泉水从那里发源,历经千余年无数涓涓细流地汇集,渐成汪洋恣肆之势。他-----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张载,以“为往圣继绝学”的超凡勇气,从脚下开始,挖掘渠道,疏通水流,让儒家学说在中华大地上奔涌。

张载15岁,其父病故于涪州知州任上,全家护柩回籍,行至勉县武侯祠,张载拜谒后题言:“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言有教,动有法”谓之一言一动都必须含有教育意义,行动应有规矩。“昼有为,宵有得”谓之每日应当身体力行,晚上应当静思自己的心得。“息有养,瞬有存”即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张载的“六有”后来成为他教育学生的准则。

宋朝时的横渠是一个偏隅西北的小地方,远离京城汴梁达两千多里。但地理位置的偏僻并没有挡住张载的视野,一个宏大的志向鼓励他登高望远,寻找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 38岁在上京考进士那一年,他在京城相国寺讲“易经”,得到宰相文彦博的赏识。46岁那年,文彦博罢相,调到长安整治西北防务,请张载到长安“殿学”讲学。他倡导学者对社会现实问题多研究,并提出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来,这四句话成为了关学学派的宗旨。

专题片展示了张载立志求学、清明为官、设馆讲学和创立“关学”的一生。我们在观看中,思绪也回到了张载一千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佩服张载那种勇立时代潮头,志存高远的宽阔胸怀。张载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现代语言读就是,要为自然和社会创立一套指导理论体系,为老百姓开创一条通向幸福之路,让日渐衰微的儒家学说得到继承和发展,为社会设计出一个美丽的前景。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派啊!

在观看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张载在少年丧父之后,一个农村小子,既无在朝当官的亲朋为靠山,又无雄厚的经济基础,何以能创立影响如此巨大的学派?靠的是什么?听了解说,又翻阅资料才知道,他靠的是刻苦学习,是博学多识,是自己学说的影响力。有一篇介绍张载的文章说:“还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他退隐山林之后,就是这样日夜研读沉思,不敢须臾懈怠,直到达到圣人的要求而后已。他还经常赴京城讲学,与周围文友交流,以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不断完善;同时还设馆讲学,培养弟子,以扩大影响。张载学说的巨大影响,正是他倾注了一生心血所获得的必然结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