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警示官员,宋太祖赵匡胤令每个官府衙门门口,都要立一块石碑,上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在纪录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介绍:“包公的父亲做过县令,还在朝廷做过散官,他应该非常清楚宋朝廷对贪官的痛恨,并以身作则,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包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父母是包拯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当时北宋文坛名人、庐州知州刘筠则是他的第二任老师。公元1021年,在包拯23岁的时候,与朝廷奸党势不两立的刘筠在失意与愤懑中,调任庐州知州。
一个偶然的机会,包拯与刘筠相识。刘筠为人刚毅正直,嫉恶如仇,少年包拯的孝行与学识受到了刘筠的赏识,而刘筠的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也对少年包拯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表示,在宋代,这些地方长官,他们本身都认为自己负有教育培养当地的青年的责任,他们不认为自己只是官员,他们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老师,所以结交认识挖掘当地的人才,这是当时宋代地方官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赵冬梅称,“少年包拯,小小年纪,他就已经非常清晰地知道官和富人之间的关系,界限应当在哪里。他非常有原则性。”
公元1031年前后,短短几年间,包拯的父母和恩师刘筠先后去世。公元1032年,包拯的母亲张氏去世,守孝三年,到1035年就应该结束了,可是他却没有选择在此时复出。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教授孔繁俊在纪录片中解释,“包公对父母的尽孝做到了,而且影响非常大,接下来包公就想,如何为国家尽忠,为朝廷效力。这方面他也是做了深入的思考,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在做官之际写了明志诗呢?”
孔繁俊教授所说的明志诗,又称为“清心诗”。
公元1037年,39岁的包拯写下了这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3)记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说到包公,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起电视剧里开封府那个经典的包青天形象。但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包拯也曾在我省的肇庆端州任职,而包公青天之名正是始于肇庆。
今年五月下旬,作为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肇庆包公文化园正式建成开放。包公在端州任职历史事迹的复原场景、栩栩如生的“包公掷砚”场景、真实记载包公历史的明清古砚碑、还有琳琅满目的影视演绎作品……在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园区里,包公文化园着意打造一个集教育、旅游、观光胜地于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近日,“廉洁广东行”记者团一行到肇庆包公文化园进行参观走访,先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