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铜山设有朝廷御制铜锭的铸钱炉,那里产多少铜,就铸多少钱,管铸钱最是肥缺。王尔烈上任一晃就是3年。任满回京,嘉庆问:“老爱卿,这回可度余年了吧?”王尔烈一笑说:“臣依旧一无所有。”嘉庆不信地说:“此言未必是真吧?”王尔烈也不争辩,当即从袖筒里甩出3枚铜大钱(嘉庆通宝当十钱),个个都磨得锃亮。原来这是钱样子,他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捏在手里久了,磨得溜光。嘉庆见状,称赞说:“老爱卿如此清廉,真可谓老实王啊!”
王尔烈告老还乡,一支浩浩荡荡的驴驮子大队从京城出发。看热闹的人议论:“王尔烈满载而归了!”“什么‘老实王’,是假的!”“什么‘两袖清风’,早贪饱啦!驮子上还不全是珠宝!”这话传到嘉庆那里,他马上下令截查。又召来王尔烈,当着朝臣问:“驮子队所载何物?”王答:“不过是皇上所赐。”嘉庆说:“你告老还乡,我所赐不过千两白银呀,还用大队驴驮子装载吗?”王尔烈只得请求检查。经过打开驮子查实,驴驮子上载的全是破砖烂瓦。人们瞠目结舌,细问,王尔烈才说:“臣家里只有3间茅屋,回去无栖身之地。为此,我捡了修皇宫剩下的破砖烂瓦,驮回去盖房住。”嘉庆很受感动,下令在辽阳为王尔烈修了一座翰林府。王尔烈把正厅作了义学馆,自己只住偏房。
时隔数年,一位袁大人从京城至辽阳,他是王尔烈的学生,前往拜望。他到时,王尔烈夫人尤氏正在织布,袁大人一看惊了,又见室内全无长物,便问:“师娘,我老师家境为何如此寒酸?”尤氏答:“你老师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他告老之后,那点俸禄不够用,所以我就得织布,自食其力。”袁大人回京向嘉庆禀报。嘉庆降旨辽阳,拨当地厘税给王尔烈,以赡晚年。王尔烈又用这笔钱办了义学,直到去世。王尔烈身为古人,但其一生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值得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
古语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善始易、善终难:有的领导干部刚上任时满腔热血,工作久了便疲态尽显,干工作成了混日子;有的领导干部开始时还能克己奉公,但在各种诱惑之下便把持不住,滑入贪污腐化的深渊;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实权时,尚能清廉自守,可等手握实权就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易滋生诸如“49岁现象”“58岁现象”等“流行病菌”,有的领导干部眼看升迁无望,便催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内心构筑已久的“防火墙”轰然坍塌,以致在利欲熏心下走上歧途。甚至有的领导干部退休后还利用“余威”谋取不法利益……凡此种种,皆不能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