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村级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制定《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依托镇周一例会、周五干部夜校、县党校、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平台,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农村党员进行培训。制定镇村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配合做好对选派干部的跟踪和管理。管好、用好“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加强对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考核,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加强选拔培育、管理考核、激励保障入手,打造了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村书记队伍,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通过规范制度建设,狠抓干部作风整顿,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以奖惩作激励,凭实绩论英雄。
三、搭建六大载体平台,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村级活动室按照“四有”标准,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提升服务能力,以提高档次、完善管理、发挥作用为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满足办公、教育、娱乐等需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公开承诺、定期评议、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狠抓村活动场所日常值班管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远教站点、文化广场等设施作用,把活动室建成农村环境整治的示范点,党的政策广播站,民主决策的议政室,技能培训的加油站,便民服务办事厅,化解矛盾的调解室,文化活动的大舞台,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作用
四、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组织覆盖上,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结合实际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组织覆盖与有效服务的无缝对接,并通过优质的服务、有效的工作,提高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既注重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又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五、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书记上党课作用,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积极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管理方式,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为一般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对与流动支部的联系,充分发挥流动支部联系纽带作用。做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按照“按需设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在全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改变“重担干部挑,群众旁边看”的现状,彻底扭转部分农村无职务党员不愿管事,不想理事,不会做事的不良局面,充分调动全体农民党员镇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