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朋友聚会,罗健也觉得有些“跟不上趟”,工作十年,朋友们多数当上了小领导,工资最少也有他的两倍以上,“可一聊到工作,大家还都说公务员好,说什么不给钱都干。我呢?只能吐槽我连榨汁机都不敢买–因为买得起机器,榨不起汁。”
穷得丢脸,求别问
小布把一个半人高的大塑料袋拖到了楼下垃圾桶边上,一松手,一件牛仔外套就从敞开的袋口膨了出来。“租的房子只有一个衣柜,没办法。”小布遗憾地说,为了给年底扫货买来的新衣服腾地方,旧衣服只好丢掉。小布的“双十一”账单三千多,“双十二”账单两千六,“是有点奢侈,不过一小半都是给我男朋友买的。”这个二十四岁的女孩自我检讨,单是这两笔网购账单就花掉了她一个半月的工资。
小布在一家不到十人的文化公司做策划,钱不多,但不用打卡不用加班,且公司离她和男友租住的小公寓只有三站地铁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她可以回家做晚饭,比在外面吃放心,还省钱。
小布两年前从山东“漂”到北京,因为男朋友硕士毕业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年薪小二十万的工作。男友支付了每月三千元的全部房租费用,小布则负担水电煤气和物业费,“象征性地承担点责任,总不能心安理得地白吃白喝。”在小布看来,只要一天没领证,就不该理所当然地花男友的钱。可原则归原则,实践起来就只能弹性了。她现在用的iphone5s手机是去年年底男友送的新年礼物,“如果我自己买的话,就是买小米了。”小布说起这个话题有点伤感,坦言如果没有男朋友的“接济”,自己一个人在北京生活,那状态有点“不敢想”,比如家里那个应付雾霾天的空气净化器,四位数的价格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
小布把每个月的伙食支出控制在一千五百元以内,其中包括和同事聚会吃饭的费用。她说,来北京这两年,自己最常去的“馆子”是公司附近的7-11便利店,“打饭加菜很像大学食堂,就是贵点儿。”–麻辣香锅这样的十元菜一个礼拜最多点两次。她的护肤品基本都是屈臣氏的开架货,面霜不超过两百元,面膜主要靠自制,酸奶、黄瓜、蜂蜜……照着网上的配方搅和,“贵的用不起,便宜的七八块钱一片,算算包装运费,实在不敢往脸上贴。”至于衣服和包,她喜欢在网上买小店原创,最多不超过五百元,小布擅长用文艺青年的腔调鄙视商场货–“小众原创品比简单粗暴的大工业产品有格调”,这话小布自己并不完全信服,她自嘲“有文化的好处就是穷得体面一点。”
这么省下来,小布原本预计每个月能存一千到一千两百元在余额宝里,实际上每个月总有预料之外的支出,比如今年8月她丢过一次钱包,直接损失四百六十多元。到现在,余额宝里的一万三千块“存款”就是她的全部身家。这让小布很没安全感,总感觉这点钱在北京“吹口气就没了”–就她现在租住的小区,连半个平方米都买不了。以前的朋友问起她在北京的生活,将来打不打算在北京买房之类的问题,她总说“穷得丢脸,求别问”,结果被朋友吐槽“用5s的人就别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