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改革方向及工资结构

工资改革2018-08-03才子老师

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

对于高校工资改革方案,一种声音是要打破大锅饭,强化竞争,制度层面就是学习美国的终身教职(tenuretrack)制度,六年非升即走。另一种声音,则主张是“养起来”,财务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既然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那么教师就不是出售知识为生的职业。况且,教师的工作作为创造性劳动,有其特殊的定价机制。一种方式是拍卖;另一种则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来实现。理论上,在同一个水准上的老师工资是大致相当的,否则就可能引发流动;各个学校为了吸引人才,也会制定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标准。

既然收入并不是很高,为何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还是挤破脑袋竞争大学的教职呢?对每一个职业而言,都存在一个核心的激励。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核心的激励是声誉,是同行的认可。很少有其他职业,像学术活动那样强烈地需要外部认同。但这不意味着收入就不重要。

回到中国工资改革方案本身,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大学教师的工资结构。

本人执教于沪上某知名高校,博士学历,副教授职称。我的收入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学校发放的工资,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每月大约六千元左右;

第二部分是入选了学校某个人才计划,岗位津贴每月两千多元,三年为限,到期就没有了;

第三部分是院系津贴,也是两千多元一个月,主要取决于工作量,包括课时量和其他行政工作;

第四部分是年终奖,两三万元一年;

第五部分是科研奖励,发表论文的奖励,相当于计件工资。

2016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涨工资教师等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要尽快推进

也就是说,本人比较稳定的月收入大概在八千元左右,加上年终奖,铁板钉钉的收入在12万元上下;最重要但相对不稳定的收入来源是第五部分,这部分收入的高低取决于院系的创收能力,有的院系奖励多,有的院系奖励少,甚至不予奖励。说白了,有MBA、EMBA、MPA、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这类职业学位的院系,才能提供“拿得出手”的薪酬,这类院系的青年教师有望获得20万-30万元的年收入,前提是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这还算好的,如果身在一个缺乏创收能力的“穷院系”,一个副教授的月收入很可能仅限于财政发放的六千多元,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