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有效性的五大技巧(4)

高考志愿2018-11-11李一老师

(三)结合自身潜质,选择目标高校

案例2:赵理是某省理科考生,特别喜欢学习物理,填报志愿时,他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首选专业,最后选定江南大学并被录取。上学期间,随着对学校了解得越多,他入学时的喜悦心情逐渐低落,因为该校前身是一所轻工业类大学,学校的强势专业是食品轻工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几年前才开设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实力一般。直到现在,该考生还后悔自己全然不知重点大学里的专业也有强弱之分、高低之别。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多看志愿几眼。但时间不能倒流,留下的是考生和家长的无奈和遗憾。

案例3:文科考生陶文,头脑灵活,善学数学,上学期间还经常搞点小生意。

高中上学期间,就经常盘算着以后要学习经贸类专业,做商业领域的弄潮儿。高考结束,没想到自己考砸了,省内的几所经贸类大学是不敢报了,于是他转而填报了邻省的石家庄经济学院并被录取。随着对学校的深入了解,他初入学时的喜悦心情荡然无存,原来自己就读的学校是一所以地质类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该校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经贸类专业并不是该校的强项,因而大失所望,大呼上当,感叹自己进错了门,拜错了神,早知如此,真不该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学也一样。名牌重点大学好并不代表其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好,每所大学都是以一定的专业领域见长的,都有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对于成绩优秀的考生来说,选专业关键在于选特色,作为高校的特色专业,往往具有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领先的优势,而且不少是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学科。因此,志愿填报前,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找出拟报高校最强的专业和最有特色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既上对了花轿,也嫁对了郎。

另外,有一些二本批次的院校,虽然规模不大,名声不是如雷贯耳,但却特色鲜明,某些专业实力雄厚,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形势丝毫不逊色于名牌重点高校。所以,对于成绩不是拔尖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高考成绩介于一本和二本批次之间,考生不妨在一些特色二本院校中多留点神,力争在二本院校里寻找专业方面的单项冠军。

特别提示1: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部分院校名称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农业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实力、学校特色及办学地点。近年来,在高校合并、升格、更名时,有的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有的校名由某某学院直接改为某某大学,而更多的是与时俱进、改头换面,将原校名中体现行业特色的字眼去掉,趋向通用型、科技型、综合型,把原校名中的煤炭矿业粮食化工气象等冠以科技理工财经等吸引人眼球的热门字眼;本来坐落在一小地方,却偏偏冠个省会名。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被一些大学的名字搞得云里雾罩。一是从一些貌似气派,实则模棱两可的校名中看不出到底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是什么;二是面对名称相近或相似的学校不知办学地点在哪里;三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混同在一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牌名校中,掩盖了其办学历史和本来面目,以次充好。譬如同样都叫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以矿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山东矿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以化工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武汉钢铁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是以机械类专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江苏科技大学以船舶为特色,因为该校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再举一例,大家看到东华大学的校名时,往往会联想到这个学校很可能是一所民办本科,而事实上它却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前称是中国纺织大学,是以纺织服装类著称。考生和家长在选校时,一定不要盲目崇拜大学的名头,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历史沿革或来龙去脉,把握高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

特别提示2:高考学校选择对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办学理念影响、办学条件影响、办学特色影响和服务措施影响。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必须考虑个人成才目标、职业发展理想是否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一致。否则,就会导致未来的学业发展难以适应学校的培养要求。分析办学理念影响的指标:学校历史与传统;学校毕业校友;学校发展定位(学校办学类型与所处办学层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一般高校等)。目前我国高校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财经类、民族类、政法类院校,这些高校类型,一定程度决定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类型。

综合类:大多以文科见长,理科实力较雄厚,工科较弱,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培养。

理工类:大多以工科见长,注重应用理科发展,文科实力较弱,注重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

师范类:强调人才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从主要进行教育学类、文学类人才培养逐步发展到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类等人才培养。

医药类:培养现代医学人才,要求人才有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以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情怀。

农林类:从单纯的农科人才培养,发展到农学与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林业的新型人才。

财经类:以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为主,并发展部分交叉学科,如新闻、文学、工学等。

语言类:以外国语言文学教育为主,并发展部分交叉学科,如新闻、体育、管理等。

政法类:以法学教育为主,培养各类在政法机构工作的人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