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方针,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2001年福建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契机,全面实施“一次分流+相对主辅修制”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2000年以来,学校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07年全面启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紧紧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教学名师奖励、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目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有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3个校级扶持学科。学校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所、闽台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等26个研究所。主办了国际辞赋学研讨会、国际一般拓扑学学术会议、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漳州籍作家研讨会、全国首届叙事学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2004年以来,全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立项449项,其中以我校为依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7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其中高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63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34篇,出版学术专著40部,教材55部。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与培训衔接,服务与引领并行”,实现与中小学互动发展,共同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近3万名,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恳敬业,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大多数成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也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商界骄子,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先后7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队”,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平安校园”,2006年芗涛剧社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