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剖析发言材料1】
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体制的优势,显示了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巨大创造力,但同时由于受固有思维的约束,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前脱贫攻坚和今后的扶贫开发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一、非贫困村与贫困村的工作推进不平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财力有限,各区县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贫困村,形成集聚效应,一些社会资金项目也纷纷落地贫困村,这给当地群众带去了重大利好。但是,这在客观上压缩了其他非贫困村获得资源的空间,非贫困村成为了各类投资的死角,政府资金和行业部门的资源相对去得较少,有的甚至基本没有,加之社会资金也去的少,这部分村自身又没有资金投入,导致部分非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
二、到人到户政策依然有死角。一是部分困难群众子女条件比较好,但又没有实际履行赡养义务,这些老人有的没有被评为贫困户,有的也因此享受不到低保政策,形成事实上的贫困。二是现有医保政策难以覆盖所有病种,一些患慢性病的人群既不是政策规定的慢性病种,也没有住院治疗,相关医保政策都享受不了,医疗实际负担仍然较重。三是现有教育资助政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主要是一次性的多,可持续的资助政策还不配套。而一些家长又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接受助学贷款,致使其贫困问题还无法得到根本扭转。
三、贫困地区持续增收的产业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一是由于扶贫产业基础薄弱,加之受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的多重影响,产业要做大做强还比较困难,因此带动性不够。二是一些产业是脱贫攻坚以来才发展起来的,短期内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贫困群众的增收带来影响,而真正能使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还比较少。三是一些产业的利益连接存在风险。由于一些项目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即使实现了所谓的短期分红,但这是建立在大量政府补贴基础上的,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其资金风险、社会风险、法律和道德风险都难以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