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培养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1945年4月毛泽东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概括并提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三大作风作了详尽而又深刻的论述。三大作风在全党的树立和发扬,保证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党风内容党的作风即党风。
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
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形成过程“党风”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十月革命后,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并且形成了一套党风建设的理论。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他把作风由党员个人的形象扩展为党组织的整体形象,把作风由一般的工作作风推及到政治、思想、组织、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党的七大上,他对党风建设内容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党风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
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官僚主义容易使党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