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300字大全20篇(2)

读书笔记2018-08-22三水老师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

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五、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六、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七、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八、读《班主任大全》有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