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3)

读后感2018-12-04才子老师

迎接新中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随即发出。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对前人发出如此地感慨,而今朝,岂非如此吗?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大道,并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他,毛泽东者也。一位全能式的伟人,被举世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对他的赞誉比比皆是,尽管“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人生蒙上了黑点。惭愧地说,我到现在才阅读了毛泽东政治方面的文章。读后,我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1976年坚持着“两个凡是”。他的文章给我的是一种震撼,让我不禁地为这位伟人对历史事件了解至深,剖析问题深度之广以及其预见性而拍手称赞。从文章中,我感到他平和、谦虚的态度,如第一节中运用“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来形容自己的东西。除此之外,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对某些问题的论述更为形象生动,如:讲到对待外国东西时,我们要像消化食物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思想曾被称为“火车头、指南针、灯塔、照亮道路的明灯”,甚至是一种可以用来创造“世界上各种奇迹”的神奇武器,还犹如神猴的金棒,它直接联系和动员千百群众起来认可它的合法性。总之,他的思想确实具有引导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论》的开篇中,毛泽东已提出了其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并强调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秉着这两种态度,使其更准确地剖析了当前的国情。在1912年,国民党建立中华民国,人们盼望着和平稳定日子即将到来,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国民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上的庄重声明,如: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有国家经营管理,多次弃之水中,诸如此类的引起国名的强烈不满。由资产阶级统治,仍是具有私有制的思想根子,难以拔除。而又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的资产阶级具有着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在帝国主义入侵,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时,作为领导阶级的资产阶级为着自身利益多次向敌方妥协,但不否认其革命性一面的存在。国内陷入被人所支配、统治的境地,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号角吹响了全世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带来希望的曙光,并且,其力量的壮大为中国脱离此困境提供了可能。在受到帝国主义的强烈压迫,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只能择其一的岔口上,在中国如此软弱的情况下,中国选择了倾向社会主义,这时历史和人民大众的选择。资产阶级的统治早已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