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大国。
知青作为今日中国老年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多,情况也更为复杂,急待政府和社会各方给予关注和支持。
本文仅根据国内已公布的各类相关数字和政策,对当前中国知青养老问题作一深入剖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知青养老问题解读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慨况
中国从21世纪初就进入老龄社会。
根据国际统计的惯例,通常60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中国早在2005年,60岁以上人口比率就已达11.5%,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达到7.6%。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亚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截至2011年底的数据,大陆60岁以上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13.7%。
而在3月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养老研究学者的最新数字,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己达2亿,占全国人口15.4%。
中国三无老人(即无子女、无老伴、无经济来源老人)已达3000万,而全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生活自理能的老人有3000万,空巢老人有1亿。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曾提出:中国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老龄人口基数过大。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
并预测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3亿,2025年达到3亿,到2035年,中国将会出现不足两名纳税人就要养活一名养老金领取人。
由于老龄人口呈现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趋势很明显,加之“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特定结构,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更使中国面临的养老压力空前沉重。
受知青返城相关政策的影响,中国第一大市上海现时号称中国“头发最白”的城市,全市人口中超过20%逾60岁。
而到20030年,这一比例将达40%。
北京的老龄人口现时占总人口比率也超过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