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心中有民,常发公仆之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中形成了自己对群众的立场和态度,正如刘少奇同志所概括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而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切实把自己看成是群众的普通一员,不是乐于当官做老爷,而是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兰辉是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他的手机里存着2000多名普通群众的电话号码,他走到哪里,就把电话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要服务为民,常励公仆之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权力的主体观念,人民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的使用必须回归人民,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把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放在头等位置,把群众的情绪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行使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菊美多吉一心为民,视群众的小事为自己的大事,为家境贫困学生捐款,照顾孤寡老人和生病同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为群众的事操劳,被藏族群众亲切称为“尼瓦(最亲近的人)乡长”。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要勤政利民,常怀公仆之情。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事业是干出来的,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真正让这个地方有发展、有变化,不能几年下来山河依旧、面貌没改,那就愧对党、愧对百姓。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毕世祥的足迹行遍甘孜州325个乡镇,年均深入农牧区5个月以上,行程8万公里,“下基层要多走一步路,多问一句话。”为了设计牧民帐篷新生活蓝本,他一头扎进牧场,住进帐篷,与牧民抵足而眠,就着酥油灯,和牧民促膝交谈,拜农牧民群众为老师。甘孜州牧区帐篷新生活“9大件”的普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牧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