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时间和新生入学指南军训须知
四川美术学院创建于1940年,建校以来,学院坚持人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四川美术学院逐步形成了“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知能并重,奖掖新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完善独特的美术教育体系、活跃的学术氛围和艺术创作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美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我国美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长江上游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20世纪五十年代,沈福文教授为代表的漆艺、张仰浚教授为代表的染织等在全国工艺美术设计教育中富有盛名,学院承担了北京“十大建筑”的部分美术设计任务。六十年代,学院师生集体创作的大型群雕《收租院》以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划时代的雕塑作品和新现实主义作品的典范,被称为“雕塑史上的革命”。七十年代,时任院长的叶毓山教授创作了毛主席纪念堂汉白玉的《毛泽东坐像》,并组织创作了毛主席纪念堂广场组雕,受到全国瞩目,《歌乐山烈士群雕》、《红军长征纪念碑》等雕塑作品也享誉国内外。 八十年代初,以罗中立为代表创作了《父亲》、《春风已经甦醒》等一大批“伤痕”及“乡土”艺术优秀作品,以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上的创造性成就,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主流的“四川画派”在全国美术界声名雀起。 九十年代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设计艺术学科发展迅速,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中为企业及产品形象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五粮液、小天鹅等企业品牌的建设,重庆直辖市的城市形象和景观建设,三峡库区的传统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性规划和新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学院师生设计制作了重庆市政府赠送香港、澳门回归的礼品《吉祥彩练》、《峡江百年情思》,制作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首都游行大型彩车《红岩颂》,完成了重庆洪崖洞长江流域山地民居保护性开发、三峡淹没区白帝城保护性规划、重庆玄坛庙、慈云寺历史街区保护性规划设计、重庆渝中区较场口街区城市形象规划等省级多项重点科研课题和重要设计项目,赢得了广泛好评。 近年来,学院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兼顾本科层次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现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建筑艺术系、美术教育系、美术学系、新媒体艺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十一个院系,社科部和公共课两个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