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4篇)

材料素材2018-09-19才子老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1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幸福”,既淳朴,又真真切切的描绘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的今天对于生活的美好夙愿与追求,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走向民主,生活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进步完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医疗卫生、养老制度、教育政策等都不断改革不断贴近民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祖国赋予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短短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在跨越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腐朽落后的局面中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民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民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产能达到了一万两千亿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等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让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没有理由不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一点一滴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果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圆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人民安居乐业,爱岗敬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的光芒照耀着祖国大地。
二、从教育谈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教育强,则国强。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育队伍,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更好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将教育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些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的话语更加说明了历代领导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一个国家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国家也会养育出什么样的人民,什么样的人民更会营造出什么样的社会。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离不开更加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模式,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应当尽可能的使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中华儿女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因材施教,培育出能够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增光添彩的各式人才。人民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是幸福的。
教育的强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他们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了解中国!
三、青海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1存在的问题
青海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受到区域差异性、民族独特性、高原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曾存在着一些教育问题,相对于发展较为充分的内陆地区,青海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落后,教育结构有待优化,城乡教育发展较为不平衡,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学设施不够先进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青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青海经济的发展,无法吸引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因此,提高青海省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刻不容缓。
3.2弱鸟先飞,奋起直追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工作时提出,青海教育事业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改善教学条件,全力保障和实现教育公平,使青海省教育走出一条科学、均衡、发展的新道路。同年10月,青海省制定并出台了“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了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立德树人,实现普及15年基本教育,推动教育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教育脱贫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这次规划第一次分地区、分年度设定了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发展指标。
青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首先需要更好地对接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重大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特殊政策,更好发挥对口支援地区在支持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支持青海教育加快发展的合力,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其次,青海各地区各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团队力量的建设,实现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结合教育信息化,不断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共同发展青海教育事业;最后,教育需要与学生特长相结合,因材施教,才能够更好更充分的培育每一代新青年,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多元化的社会中,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社会更加充分完善、更加平衡的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期望的那样,弱鸟也可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3.3教育事业托举青海美好未来
曾经,大学毕业后,许多人才更愿意去北上广寻求发展机遇,现在,随着青海省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外资企业在青海投资建厂,有民族特色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旅游业更是冉冉升起在青海大地,这不但扩大了就业岗位,也为更多的有技能有知识的青年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现自己才华建设家乡的机会。这种人才的不断引进,又进一步的推动了青海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让身处在青海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地区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让青海的明天更加灿烂,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更加幸福。
四、教育强盛,人民幸福
十九大报告用最淳朴的语言为中华儿女谱写出了一幅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在成为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免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去,让农村中的孩子们享有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教育,使15年基本教育在全社会最大范围内得到普及,让更多受教育者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信息化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如今中国无论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军事、法制、外交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追求幸福生活将会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整个国家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奋斗的目标,而教育的强盛则是我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格净化自己的心灵,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青年,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托举我们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