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汇报的长短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工作汇报宜简明扼要、言短意刻,不宜长篇大论。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科学的态度是要言不烦、无话则简。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部长、首长“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在1956年3月召开的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要求各区、省、部要写汇报材料,八千字也行,一万字更好。要准确、鲜明、生动,特别要做到鲜明和生动,没有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典型的事件材料是不行的。这里,举一个工作汇报的典范。在上世纪中叶,淮河流域发生洪灾,一位省委书记在书面材料中写到,发生洪灾后,落水的人攀上树枝,毒蛇也爬上了树枝,结果这个人又被毒蛇咬伤,落水而亡。毛主席在阅读汇报材料时数次泪流满面,他没有记住材料中的统计数据,但记住了这个典型事例,他又多次讲到这个小事件,并且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如果,我们能把汇报材料写成这样,即便再长,也不会使阅读者生厌,产生被迫受训的感觉。一部《三国演义》百万之言,读者为什么还会津津有味的阅读呢?可见,文不在长短,关键在于富有感染力,要使汇报材料写得准确、鲜明、具体、形象、生动传神,从根本上讲要吃透实情,要善于运用特色材料。
工作汇报包括口头汇报和书面汇报。作为基层领导,在汇报前一定要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并且深入一线,了解、搜集、整理活生生的实践材料,并且要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升华。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所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最先是从基层发现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想到的,基层领导要汇报就要汇报这些领导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东西。
对于口头汇报,一种情况是汇报人处于主动地位,提前打好腹稿。另一种情况是提问式交流,这时汇报人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求汇报人必须深入工作实际,亲力亲为。既掌握工作全局、动态,又掌握典型的事例。抓点示范,整体推进,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方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进工作中做到手中有榜样、胸中有策略、工作中有典型,必须在工作进程中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创新之举,这些都是汇报工作时应重点运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