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戏曲学院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时间和新生入学指南军训须知
中国戏曲学院原隶属文化部,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3年11月并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后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此揭开了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新篇章。2000年划转北京市,国家对学院实行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体制。 学院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王瑶卿、晏甬、萧长华、史若虚、王荣增、俞琳、朱文相、周育德等先后任校(院)长。现任党委书记张凡,院长杜长胜。学院的校训是“德艺双馨,继往开来”。 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音乐系、导演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基础部、附中等9个教学单位,有戏剧戏曲学、音乐学和艺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10个本科专业和25个专业方向。京剧表演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列入北京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教师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近年来,学院坚持“引进、培养、提高”的原则,先后引进了李维康、傅谨、谢柏梁等特聘教授及学科带头人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来院任教,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和著名艺术家为学术和创作带头人,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在目前的234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1%,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日趋优化。 以艺术实践、创作、科研推动教学建设,是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2000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各类学科建设及科研立项50余项,资助资金共计2561万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0项;出版学术著作、自编教材、创作作品等120余部,其中《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填补了戏曲教育长期无系统教材的空白。学院创作改编的《白蛇传》、《对花枪》、《岳云》、《杜十娘》、《张协状元》等大量优秀剧目,获得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全国优秀剧目奖、铜牛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