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8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万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近年来,学校着力构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取得显著成绩:4个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9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3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7部,13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1部教材入选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教材;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59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与企业共建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单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建校7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8万余人,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内外学术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坚持协同创新,推动了科研特色的形成。“十二五”期间,学校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2012年以来,学校年申请和获批授权专利数量稳居安徽省高等院校首位。2015年,学校共申报专利623项(含国际专利1项),其中发明专利530项;获批授权专利404项,其中发明专利321项(含国防科学技术专利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52项,获准软件著作权1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