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暑假期间的教育,仅仅是流动儿童接受教育领域的一个小内容。面对这群日后有可能留在中山参与工作的弱势群体,如何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近日,一场针对上述话题的研讨会,在昌平小学展开。
夏令营模式可“互补不足”
今年暑假以来,全市24个镇区的小候鸟夏令营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仅形式多样,政府支持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以西区为例,在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区小候鸟夏令营今年更是请来众多高校学子参与,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西区办事处副主任魏子华告诉记者,西区早在2009年,就开始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益。近年来推出的阳光心理工作坊、小候鸟夏令营等项目,所服务的人群主要便是流动儿童。
“我们还提出设想,希望在2015年,西区5间民办学校都能提升到市一级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魏子华介绍道。
市工会助理调研员冯勇对中山各个镇区的夏令营模式表示认可,他建议,目前这些夏令营可以“互补不足”,政府牵头推动,探讨出一种更好的模式。“比如说在举办夏令营的机构上,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从而提高覆盖面。在中山一些镇区,有经济能力且外来工众多的企业,自己也有为员工子女举办夏令营。另外,除了暑期的夏令营外,目前有些镇区已经开设有‘430课堂’。这样的模式其他镇区也可以学习借鉴,全方位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冯勇建议道。
流动儿童更需家庭教育
事实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候鸟夏令营,正是尊重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益的表现。那究竟怎样的模式,才能让流动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西区近年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一体两翼一平台”的模式构建学习型社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体”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两翼”指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辅助,“一平台”指建立终身学习服务网站作为数字化学习和信息共享平台。
“在社区教育中,我们还将工厂也纳入这一范畴。希望能通过工厂与政府的互动,让更多的流动儿童接受到优质教育。”魏子华介绍道。
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晓君表示,在当前针对流动儿童的各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长的角色缺位,那孩子也不可能教好。“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家长也开设了很多课程。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社会机构能与妇联一同,将家长的教育做好。家长观念转变了,才能教好孩子。”王晓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