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信息的准备
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2.报考技巧的准备
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那么同样紧张中的家长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提升成绩帮不上忙,那就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和志愿填报战略参谋。那么具体家长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时,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维持好与孩子的关系。维持融洽的家庭环境,避免争吵,特别是在子女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互相埋怨。
2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孩子高三过程中的每次大型考试成绩都可当成高考成绩分析,家长可以以此进行志愿填报的练习。
3帮助孩子进行专业倾向测试。虽然家长十分了解子女的性格、兴趣和志向,但还是需要说服孩子亲自进行专业倾向测试,确定适合孩子学习发展的专业和职业。
4搜集各个大学在本省的录取信息。家长应当好参谋,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尤其是孩子有意向报考的大学录取信息,多与孩子沟通。
5帮助孩子分析报考情况。家长可将孩子平时的模考成绩等作为高考成绩进行志愿填报分析,对比各个大学往年的录取情况为孩子做初步的院校报考筛选。这部分的工作尤为繁复,即使正式高考前的分析暂时不需要进行分数名次的算法转换,但每个志愿都需要从众多大学中选出,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比较,也可采用第一高考网志愿智能模拟功能做智能筛选。
6一定要及时地鼓励孩子。每一次考试后家长及时地进行分析,及时地告诉“孩子你现在可以上A大学了,非常不错了,再进步一点就可以上更好的B大学了”,孩子学习过程中有信心、有目标,厚积薄发,才能一点一点地为考取好大学进步!
7多比较各种算法的准确性。正式填报志愿时可是完全不知道学校的录取分和录取名次的,这就需要根据今年的分数名次和往年的录取情况进行换算了!常用的算法有很多。
虽然“位次+计划”法是目前最科学的志愿填报方法之一,家长还是需要多了解诸如简单分数法、简单名次法、两线差分法等算法的缺陷,比较各算法间的准确度差异,了解的足够多,正式填报时才不会盲目跟风,降低志愿填报的风险。
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时的事情,但前期的准备过程却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在准备的阶段里需要家长和考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但需要掌握报考技巧、搜集报考信息,还要进行自我剖析,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填报志愿一定要结合实际,切忌好高骛远,要选择与考生实际情况相近的院校研究分析,脚踏实地的落实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希望大家都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规划,合理地制定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