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的“加减法”

政策改革2018-11-28王华老师

  通读《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这两份文件,可以知道既有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又有具体方案,令人惊喜。而更大的惊喜还在于,本次公车改革所做的加减法。

  所谓加法,一是指公车改革第一次由零散的地方试点跃升为全国大政,全国范围公车改革也就首次有了行动纲领;二是指公车改革第一次把事业单位、国企纳入,改革更彻底。

  而相对于加法,此次公车改革方案所做的减法更引人注目:

  比如减少公车。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意味着除了省部级官员专车及执法执勤车等,包括厅局级及以下官员专车在内的一般公务用车未来都将取消。如此减法之后,全国至少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台公车不再姓公。而公车减少的同时,必将带来司勤人员的大减。

  比如降低车补。此前地方改革样本表明,用车补推进公车改革的方式行之有效,但一些地方动辄每月三五千元乃至七八千元的车补,却被质疑为变相加薪。如今改革方案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既是给车补标准予以量化,更是对地方试点中虚高车补做减法。

  比如减少行政开支。此前对公车的诟病,既有屁股底下一栋楼的形象比喻,更有公车年耗3000亿元的数据指证,而随着此次改革推进,公车减少、车补降低,行政开支有望大幅减少。新华社昨日就称,车改到位后每年有望节省1500亿元以上。

  网络上一个较热的词是断崖式陡降,指的是副部级官员赵智勇连降7级成科员、副部级官员张田欣连降4级成副处级。但现在看来,相对于官员级别变化的断崖式陡降,公车改革的断崖式陡减更将被公众热捧。

  中国公车改革试点已推行近20年,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公车数量和购置费用不减反增。其原因很多,但也与操作层面的加减法做得不好息息相关。如今国家层面公车改革方案的加减法既是方向,又是方法和标准,中国公车改革值得期待。

  当然,公车改革一直久推不进,很大问题出在利益攸关者的巨大阻力及执行不力。此次加得彻底、减得坚决的公车改革方案,自然会让利益攸关者大失所望。如何将加减法落实、执行到位,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需更多智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