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文明】
大学的主人是学生,学生们的“家”在宿舍。
近年来,浙江大学在体系建设、空间设计、行为导则等方面围绕育人环境建设做出了多种尝试与探索。近日,记者走访该校,实地了解浙大如何让宿舍成为积极的育人环境,充满浓郁的“家”的氛围。
家“长”:是教授,也是朋友
“成年的我已完全有能力去处理一些物质上的困难,但精神上的迷茫却不是一个18岁的灵魂可以解决的。”初入浙江大学,杭州姑娘黄时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幸运的是,学校很快派来了一位“新生之友”,定点联系小黄所在的寝室。
“新生之友”是浙江大学2011年8月起实施的寝室联系制度,一位教职工定点联系一个新生寝室,在大一学年这个关键阶段关心学生成长。每年,1400多位浙大教职工志愿“上岗”,成为新生们的“好室友”。这已成为浙大“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黄寝室的“新生之友”是外语学院的高奋教授,与4个姑娘正好专业对口。第一次碰头,高老师的“见面礼”是带她们参加自己研究生们的论文报告会。
“我们只是大一学生,对论文答辩还是很陌生。但听完答辩,我们便认识到了和学长学姐们的差距。这激励了我们更加努力。”黄时敏的室友李林说。
会后,高奋让研究生们和新生们建立了交流群。迷茫的黄同学很快便立下了继续深造的决心。“之前也和爸爸妈妈讨论过,但他们没有办法给我指导意见。老师就不一样了,她很客观又很专业,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
越来越多关心教育、关心学生的浙大教职工参与到“新生之友”寝室联系活动中。,浙大“新生之友”的名单中包括了全体校领导、院士2名、973首席科学家9人、千人计划15人、长江学者12人、杰出青年13人。这些优秀学者与新生寝室建立联系,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学术品格,启迪与引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