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参保人数达到7.9亿人,比原定计划提前了8年;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700元提高到2016年的1900元左右……但与此同时,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话题也不断增多。先有媒体报道多个省市养老金入不敷出,后有关于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讨论。
养老问题为何广受瞩目
为什么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广泛关注?
其一、源于现实养老的诸多困难。经济收入上,全国有近1000万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50%的老人担心生病时无钱治病;生活照料上,独居和空巢老人超过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有3000多万;精神慰藉上,30%左右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的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其二、源于对未来养老的心理焦虑。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数量将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预计到2050年达到4.83亿。届时,社会总抚养比将由目前的45%提升到98.8%。严峻的老龄化态势加大了人们对我的晚年谁来养的担忧。
其三、源于对养老保障的更多期待。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制度性分割问题,不同群众之间养老待遇水平、政府投入等差异较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也提出了更多诉求。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还源于它影响群众的消费心理,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由于对未来养老没有信心,人们挣钱后只能是多存钱、少花钱。只有加强养老保障,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他们才有可能松开腰包、放心消费。
养老难题难在哪里
发达国家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后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尚未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加之人口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多位,却要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这就决定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是有限的,而且能够切给养老的蛋糕就更少了。
二是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美国、英国分别用了115年、66年、4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养老问题在我国短期内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