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探索治国理政之道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核心和核心意识的宝贵思想,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见解。“德治”和“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二者都与强化核心意识密切相关。《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当政者只要以高尚的道德力量凝聚民心、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治理社会,自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众星拱卫的核心地位。程颐说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当政者必须具备“允执其中”的智慧,在国家治理中处于不偏不倚的核心地位,才能协调和保证国家各方面、各层次高效运转。道家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观点。例如,《道德经》中所说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等,与儒家提倡的“允执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有着更加成熟、完善的思想体系,《慎子》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高超见解。例如,“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意思是,如果没有一个处于至尊势位的力量,国家的治理就无法达到。
必须指出,这些见解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和阶级局限,片面强调统治者的重要作用,大多把“核心”理解为传统政治中的天子或君主,把增强核心意识等同于向君主效忠。这些都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定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同时强调“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核心和核心意识的思想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核心和核心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