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懒政怠政心得体会(1)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大督查第三批督查问责和督查表扬工作汇报。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受到国务院表扬,1148名干部因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被相关地方严肃问责。
懒政怠政是党员干部消极颓废、精神不振、不思进取、裹足不前的表现。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严重影响了机关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正常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势在必行,要高悬反腐“利剑”,坚决“下猛药”、“动刀子”、“出重拳”、“严追责”,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重塑政治生态环境。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所以出现“庸政懒政怠政”,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群众观念淡薄;二是缺乏担当精神,组织观念不强,作风建设不严,工作方法简单;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干部混日子行为和懒政行为,没有形成较强约束力。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针对“为官不为”现象再次表态,他强调指出:“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那么,如何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让党员干部真正为官有为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党员干部应自觉增强学习意识,坚持以学习为先,把学习当成是工作、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焦裕禄、杨善洲、文朝荣等先进典型事迹看齐,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始终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组织强不强,关键在‘领头羊’。”由于党员干部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形象,更是代表着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倍受社会关注。因此,党员干部应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正确认识权力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引导干部热心、耐心、精心和诚心对待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