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鉴史问廉之清浊之辩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2018-06-27王华老师

2016年纪录片鉴史问廉之清浊之辩心得体会

2016纪录片《鉴史问廉之清浊之辩》心得体会

2016纪录片《鉴史问廉之清浊之辩》心得体会1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在历史转折点上以屈原、文天祥为代表的清官能臣和以贾似道、魏忠贤等为代表的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告诉人们什么是清,什么是浊,在清与浊、正与邪之间到底该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告诉人们天下的兴亡不仅仅是这些伟人,这些民族英雄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只有英雄能够力挽狂澜,能够名垂千古,每个普通人也能够做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海晏河清是人们亘古不变的对生活的寄托和期盼。清者,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利的,推动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那么浊者,就是阻碍了这个发展。它同时告诉人们,清和浊的判断者是谁,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老百姓是一杆秤。而如何能做到在浊浊红尘中独守清廉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方面是告诫为官者应时时刻刻以国家责任和为民务实为己任,另一方面则是告诉我们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屈原不惜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维护了自己清白之身,使之不致蒙受世俗之尘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令后人万事敬仰;张养浩的《为政忠告》字字珠玑,即使到现在仍不失为一篇为官做事的范本。正义可以迟到,却不会缺席。与这些清如水的君子相比,历史也曾显现过一些浊如尘的小人:南宋奸相贾似道,即使他写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本《促织经》又如何?终究还是因为自己的贪腐奢靡走上了末路。明朝的魏忠贤把持朝政六年,训练出一大批“东厂”高手,依然未能挽回自己穷途末路的潦倒命运。千百年来,清浊之辩,皎如日月。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