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心得体会【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2018-06-19李一老师

【篇1】

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立足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三抓”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调动了高校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做好十八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奠定了基础。

抓理论武装,立德树人,加强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和“我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十八大精神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深化思政课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开展十八大精神进思政课“四个一百”评选活动,评选百个优秀教案、百件优秀课件、百篇优秀论文和百堂精彩一课,引导各地各校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搭建“十八大理论热点师生谈”教学互动平台,组织实施“千名思政课教师进学生理论社团”计划,思政课教师全面深入各学生理论社团,通过面对面、QQ、微博等多种方式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指导各社团开展各种理论学习活动。

抓课堂质量,教学相长,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研制《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体系(试行)》,从2012年起,每三年组织一次思政课教学质量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学校参评全省文明学校的重要参考。搭建教学练兵平台,定期组织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举办新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培训班,邀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相关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作辅导报告,通过部级示范培训、省级教育部门培训和高校培训的三级培训模式,实现全员培训。组织思政课专家撰写《福建历史文化简明读本》一书,作为全省高校思政课辅助性读本。在全省新建5支省级思政课教学团队和5个省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抓社会实践,贴近生活,增强思政课针对性与实效性。建立省、市、校三级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衔接的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三级联动”机制,5年来共组织千余名思政课教师分赴各地企业、农村,开展“海西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全省各地遴选和推荐126个社会实践考察点。建立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基地,成功申报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

【篇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而且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既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意见》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